黄河流域碳排放权省域分配及碳减排潜力评估——基于2030年碳强度目标
2022-08-10分类号:X321
【部门】西安财经大学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研究中心
【摘要】通过构建碳排放权省域分配模型测算黄河流域2018—2030年各省区的碳排放权及其空间余额,采用最优效率法评估2020年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减排潜力。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各省区碳排放权分配不均,2018—2030年流域的碳排放权总量为323.06亿t,配额大部分集中于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的碳排放权配额较少。其中,山东配额最多,达100.30亿t;宁夏配额最少,为5.46亿t。(2)2018—2030年黄河流域碳排放空间不足,累积碳排放权赤字达113.50亿t。其中,山西、内蒙古、山东、甘肃、青海和宁夏的累积碳排放权空间余额均为负值,属于碳排放权赤字地区;四川、河南和陕西则均为正值,属于盈余地区。(3)黄河流域各省区的碳减排潜力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特征,碳减排潜力差距大。
【关键词】黄河流域 碳排放权 省域分配 减排潜力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与协同推进研究”(21ZDA066);; 陕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陕西产业结构调整的碳排放效应研究”(18JZ031);; 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视角下的西北省域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发展策略研究”(2017SZ05)
【所属期刊栏目】科技管理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