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评价及其影响因素——以陇南山区为例
2022-08-25分类号:F327
【部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作为乡村振兴的难点和关键,明晰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及影响因素,不仅可为新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为制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供重要参考。论文基于乡村振兴基础内涵,构建了脱贫山区乡村振兴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西秦岭腹地的陇南山区为案例区,评估其乡村振兴基础状况,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影响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 2020年陇南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整体不高,均值为0.299,且各维度振兴基础水平差异明显,其中,生态宜居基础最好,生活富裕基础最差,同时不同地貌类型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差异较大;(2)乡村振兴基础水平在空间上呈“中低周高”的分布特征,其中,乡村振兴基础中等水平区占比最高,为44.62%,大致呈“川”字型分布,高水平区仅占12.30%,主要在徽成盆地东部集聚,不同维度振兴基础水平空间分异明显;(3)海拔、人均耕地面积、农业从业人数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主导着陇南山区乡村振兴基础水平的空间分异,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解释力最高,且与其他因子交互后显著增强了对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解释力;不同地貌类型区乡村振兴基础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 多维评估 脱贫山区 陇南山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68);;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40502);; 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青年博士基金项目(2021QB-021)~~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