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记录的帕米尔高原晚全新世温度变化研究
2022-08-26分类号:P534.632;P532
【部门】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河南大学环境规划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河南省地球系统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摘要】近年来,“全新世温度谜题”已经受到全球古气候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这一谜题,需要在全球不同区域进行更多的全新世温度重建。帕米尔高原位于亚洲内陆核心区域,目前有关帕米尔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相对湿度(或降水)变化的研究,而涉及温度变化的成果则相对较少。论文首先研究了表土碳同位素与气候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帕米尔高原的δ~(13)C_(org)与温度正相关;进一步在 7 个AMS~(14)C 测年数据的支持之下,基于 175 个泥炭δ~(13)C_(α-cellulose)分析,重建了帕米尔高原过去约5000 a的温度变化历史。结果发现:帕米尔高原晚全新世以来整体呈现波动升温趋势,约5000~3600 cal a BP阶段处于缓慢降温期;约3600~200 cal a BP 处于波动升温期;驱动机制分析显示,约 3600 cal a BP 之前温度下降主要是夏季太阳辐射下降导致的,约3600 cal a BP之后温度上升是由温室气体辐射强迫增强导致的。
【关键词】晚全新世 温度变化 泥炭 δ~(13)C_(α-cellulose) 帕米尔高原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168,41771234)~~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