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助推了家庭债务风险吗?——基于CFPS的微观证据
2022-07-12分类号:F832;F126
【部门】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中国投资者教育与保护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以CFPS数据库2012—2020年五次抽样数据为样本,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中国家庭债务风险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第一,数字渗透和金融自由化等市场因素导致过度授信和过度借贷,破坏了家庭负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二,数字金融使用广度和金融数字化程度的提升推动了家庭负债上升,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的提升则会对家庭债务风险发挥一定缓释作用;第三,数字金融通过房地产价格渠道提高了家庭房贷负债比,对家庭债务扩张产生中介效应;第四,数字金融对家庭债务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对高负债家庭、城镇家庭和东部发达地区家庭作用显著,但强度随家庭收入上升而下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均支持本文研究结论。
【关键词】数字金融 债务风险 偿债收入比 中介效应 PSM
【基金】2021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科技防范化解北京市金融不良资产风险的对策研究”(21JJC035)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金融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