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乡村发展的水平测度、时空演变及推进路径
2022-07-28分类号:F323;F49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
【摘要】数字乡村建设是促进中国乡村振兴的关键战略方向。本文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泰尔指数、莫兰指数等研究方法对数字乡村发展的时间演变、区域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探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水平正逐步提升,但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基本呈“东—中—西”递减状态,且粮食生产环节较多得益于数字乡村发展红利;区域总体差异基本呈缩小趋势,四大区域的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东部地区差异及贡献率最大,三大粮食功能区区域内差异也逐步降低;数字乡村发展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相关性,东部和中部省份多表现为HH型和LH型集聚,西部较多省份则为LL型集聚。据此,本文就数字乡村发展的推进路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乡村 时间演变 区域差异 空间分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产业扶贫政策的福利效应、模式比较与瞄准机制研究”(编号:71973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家庭农场创业代际传递:弹性测度、内在机理及匹配效应”(编号:7177304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信息干预下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选择、绩效评价及治理机制研究”(编号:72073059);;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苏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GLA003)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