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地图的广州花城广场游客意象感知和结构研究
2022-08-10分类号:F299.27;F592.7;K926.5
【部门】广州新华学院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摘要】基于188份认知地图,利用卡方检验和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探讨广州花城广场游客的意象感知、认知序列和感知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认知地图类型方面,游客认知地图划分为序列型、空间型、单体型、混合型4类;以单体型为主,其他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空间型、混合型和序列型。(2)意象要素方面,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标志物,然后是节点、区域、边界和道路;由于道路和边界意象单薄,标志物和节点的围合构成了游客的意象框架。(3)认知序列方面,随着游客到访次数的增加,认知地图呈现“空间型+单体型”到“序列型”的演变序列,意象空间要素呈现“标志物+节点”到“道路+边界”的演变序列。(4)感知空间结构方面,市内游客多元复杂,平面综合结构明显;省内游客趋于聚集式;省外游客则比较单一,出现明显的垂直单体结构。
【关键词】认知地图 意象感知 空间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广州花城广场
【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2021GZYB2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8YJCZH006);; 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2020WTSCX136)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