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的理论辨析

2022-08-19分类号:F326.11

【作者】仇焕广  雷馨圆  冷淦潇  刘明月  
【部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粮食安全是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和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辨析新时期粮食安全的保障逻辑对把握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选择合理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安全政策目标和保障路径的演进历程,认为新时期保障粮食安全,需要协调考虑数量安全、营养安全、生态安全、能力安全等多元目标。由于不同目标间并非总具有一致性,从理论上辨析粮食安全与食物安全、数量安全与能力安全、粮食安全与营养安全、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自主安全与合作安全五对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粮食安全的内涵,寻求最优粮食安全保障手段。从理论上看,粮食安全是保障食物安全的基础,食物安全是居民消费升级对粮食安全的必然拓展;能力安全是实现长期数量安全的关键,也是粮食安全的核心内涵;营养安全是粮食安全的更高要求,也是中国未来消费转变的必然趋势;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之间在短期内存在权衡与取舍,而从长期看生态资源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数据分析表明,中国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已基本满足居民营养需求,但较高的粮食损失和浪费率、不合理的居民饮食结构等因素导致中国粮食进口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关键词】粮食安全  食物安全  能力安全  营养安全  生态安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中国农业农村渐进式改革的理论框架与行动逻辑:兼顾多目标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调整”(编号:72141307)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INFEWS:US-China:保护性耕作中的食物―能源―水耦合关系研究:基于作物与经济模型的综合评估”(编号:42061124002)的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村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