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以来山西沿黄市镇的历史、景观和地域社会——以晋西碛口镇为中心的考察
2022-09-15分类号:K249;F729
【部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摘要】康熙末年,在河套地区开发与蒙粮内运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碛口凭借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开始兴起,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沟通华北与西北两大经济区的综合型商运码头。民国时期,伴随着晋蒙黄河水运的衰退,东西双向性质的晋陕货物集散成为其主要商贸形式。不同于多数脱胎于乡村聚落的市镇,碛口自兴起之初就呈现出纯粹的商业景观形态,镇城空间沿黄河与湫水河岸线性展开,最终定型为“五街区”形制。鉴于其经济地位,从咸丰初年通判衙门和厘税局的相继设置开始,地方政府对碛口直接的行政与经济管控从未中断,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以商人家族为主导的社会运行秩序。民国初期,商人群体通过成立商会实现了内部权力关系的整合,并在复杂的地方权力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河运 市镇 商业 景观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金元以来山陕‘水利图碑’的搜集、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7AZS009)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经济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