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养老的实践形态与发展路向
2022-05-10分类号:F321.42;F323.89
【部门】江南大学法学院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合作社不仅是一个互助经济组织,也是一个社会服务组织,当前已通过土地置换、文化创新、资金互助和劳动自养等方式融入农村养老供给的具体实践,并在提高经济收益、推动农村社区营造和增进老人福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应。土地改革的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推广以及互助养老运营补助的激励,为合作社养老的运行提供了制度条件,而合作社养老所具有的自主吸纳和灵活适应特点也助推其成为“接地气”的互助养老形式。然而,合作社养老在实践中还存在受益覆盖面较窄、服务水平不高、可持续动力不强等瓶颈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抓住乡村振兴的发展机遇,在城乡融合、产业融合、服务融合、市场融合四个方面进行突围。
【关键词】乡村振兴 合作社养老 社会保障 互助养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1BSH163)
【所属期刊栏目】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