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变化特征
2022-04-15分类号:P748
【部门】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揭示近期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形态的变化特征,基于Landsat影像提取2010年、2015年和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空间信息,以海湾岸线类型结构、岸线开发利用程度、海湾面积、海湾形状和平面重心位移作为评价指标,分析2010—2020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10年间中国沿海主要海湾岸线长度及结构变化显著,自然岸线长度和保有率下降;(2)海湾岸线开发利用程度上升,但上升速度开始放缓,大多数海湾属于中等开发程度;(3)海湾面积持续萎缩,但萎缩速度放缓,渤海海区海湾的面积萎缩幅度最大且速度最快;(4)海湾形状的变化趋势存在南北差异,北方趋于复杂,南方趋于简单,总体则趋于简单;(5)海湾平面重心在2015年后趋于稳定,位移距离减小,位移速度放缓。总的来说,海湾形态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国家层面近年来实施的围填海管控政策和措施已在海湾形态变化方面初步显现成效。研究认为,应对中国沿海的海湾进行基本功能定位和划分,实施精细化分类管理,促进海湾区域“三生空间”布局优化。
【关键词】海湾 岸线结构 岸线变化 海湾面积 形状指数 海湾重心 围填海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60205);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自主部署项目(YICY755011031,YICY755021012);;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QD090)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