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海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应用——以粤港澳大湾区伶仃洋为例
2022-04-15分类号:P74
【部门】厦门大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摘要】海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开展海洋空间规划的基础,对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系统服务框架下提出伶仃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方法并分区。根据一级分区结果、开发适宜性—生态保护重要性矩阵和面积占比,分为重点开发区(高—低,30.63%)、限制开发区(高—高,22.71%)、保留区(低—低,23.37%)、禁止开发区(低—高,23.29%),以上四区开发适宜性依次递减。根据资源禀赋和用海兼容条件进行二级分区,重点开发区包括港口航运、旅游、渔业等单功能二级区(近岸与岛屿周围海域)和兼容二级区(桂山岛外围海域),关注供给/文化服务协同开发。限制开发区分为生态旅游和休闲渔业二级区,分布于香港、澳门地区近岸海域,需权衡供给/文化服务的开发和调节/支持服务的保护。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服务 海洋开发适宜性 生态保护重要性 伶仃洋
【基金】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项目(311021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6208)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