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供需现状与异质性分析——来自16004个主体的经验数据

2022-04-13分类号:F832.43;F325

【作者】谢玲红  吕开宇  郭冬泉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财会服务中心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微观基础和骨干力量,对其供需现状和异质性进行深入研究,是破解融资壁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利用2020年全国30个省份1600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据,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供需现状及特点,并比较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强烈,贷款用途集中,但贷款获批率不足1/3并以短期小额贷款为主,贷款额满足率不高且实际利率普遍高于预期水平。不同类型主体的融资供需差异较大,农业企业资金需求额最大,种养大户资金需求额小、贷款获批率和满足程度高,合作社贷款获批率不高但获贷额最高。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供需状况与主体级别、经营业务、贷款用途、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等密切相关。要从完善融资供需对接与动态监测、鼓励需求特征出发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高质量发展来破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困境。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融资需求  贷款可获性  融资需求额满足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科技园区集聚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720031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CGIAR项目(国际组织);;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冲击和变化对中国——全球农业影响模拟模型的研究和开发”(71761147004);; 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业务费项目“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视角”(1610052022010);; 中国农业会计学会委托项目“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可获得性和有效性研究——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Nykjxh2021-01)的支持
【所属期刊栏目】金融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