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2022-06-09分类号:F299.27;X321
【部门】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
【摘要】生态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实践。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区域,构建区域生态城镇化指标体系,测度2000—2018年生态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探究生态城镇化指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高值区逐渐在浙江集聚,低值区在江苏北部和安徽北部集中,各城市生态城镇化指数差距逐渐缩小,区域生态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2)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的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其空间演化具有较强的变动性、依赖性和整合性,变动性自西至东逐渐减弱,依赖性自西北至东南逐渐增强。(3)财政投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发展水平、土地投资强度、人口密集程度和科技发展水平对长三角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依次降低,在众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各城市生态城镇化水平逐渐趋同。加强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提高区域生态城镇化水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城镇化 空间格局 时空演化 影响因素 长三角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20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YJCZH080);;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SHD009)
【所属期刊栏目】自然资源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