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因素与企业杠杆问题:中国的逻辑
2022-06-15分类号:D630;F275
【部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摘要】企业杠杆内生于特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当前经济健康状况的指示剂。企业杠杆问题背后的政府因素值得关注。然而,主流研究往往基于西方分析范式讨论杠杆问题,对中国国情的洞察尚不充分。在中国,政府因素多为体制因素,可从三个方面作用于企业杠杆:一是政府引导、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宏观机制可通过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特征影响企业杠杆;二是政府与国有经济主体的治理方式,这一微观机制可通过银企双方的公司治理状况影响企业杠杆;三是宏微观机制共同造就的二元性资源配置结构,这一结构可通过借贷市场的各项成本或摩擦影响企业杠杆。企业杠杆指示着经济的短期稳定能力与长期增长能力,逆周期的企业杠杆能抵御危机冲击,也会积累债务风险,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可持续性是杠杆问题的“眼”之所在。企业杠杆调控应标本兼治,只有深化改革、优化原有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方能实现“增长中的去杠杆”。
【关键词】企业杠杆 政府 形成机制 经济指向 调控措施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项目“新时代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经济高杠杆的风险防范与监管研究”(18VSJ0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大数据环境下面向宏观经济风险的审计监测预警研究”(71950010)
【所属期刊栏目】当代财经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