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制与路径:基于农业生产环节的可分性
2022-06-07分类号:F323.3;F323.8
【部门】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厘清农业机械化在不同生产环节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机理、路径及效应,对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农业踏车理论、中介效应理论,选取中国25个农业大省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对命题假设进行检验,探究农产品价格、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规模、粮食生产效率在农业机械化影响农民收入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农业机械化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农业机械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农产品价格的中介路径影响农民收入。其中,生产环节农机通过阻碍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减少;加工环节农机通过促进劳动力转移使得农民农业收入提升,通过提升农产品价格使农民农业收入增加。提出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加大生产环节农机补贴力度、加强加工环节农机技术推广是有效推进农业高质高效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农民收入 中介效应 影响机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农业支持政策执行情况评估与执行机制优化研究”(15AJY014);; 长江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2021csy01)
【所属期刊栏目】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