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亚热带丘陵区池塘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水体面源污染关系研究

2022-04-20分类号:X174;Q958.8;X52

【作者】彭健  李希  李裕元  王浩  孟岑  曾睿  王栋  
【部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池塘水体污染状况与相关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备受关注。本文以亚热带丘陵区某典型小流域池塘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流域内15个池塘的底栖动物和水体污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季节和水体污染程度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域内池塘中底栖动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2种,其中以节肢动物居多(14种),耐污性较强的黄色羽摇蚊(Chironomus flaviplumus)、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中华长足摇蚊(Tanypus chinensis)为主要优势种。季节变化对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夏季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544 ind/m~2和1.48 g/m~2,显著低于冬季(分别为913 ind/m~2和6.67 g/m~2)(P<0.05)。研究表明,区域内池塘水体整体污染程度相对较高,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较简单且受季节和水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其中霍甫水丝蚓和苏氏尾鳃蚓的丰度和生物量对于反映该区域池塘水体面源污染状况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关键词】池塘  面源污染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特征  水环境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7215);; 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项目(2020GK4094);;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KFJ-STS-QYZD-2021-24-001)~~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现代化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