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如何影响中国居民消费?——基于机会不平等视角
2022-05-31分类号:D630;F126.1
【部门】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基于Roemer的机会平等理论,通过匹配省级宏观与2014—2018年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显著促进了居民消费增长,且该结论经过工具变量法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成了一个平等的机会,不仅可以缓解由“环境”导致的机会不平等,也可以改善由“环境”造成的“努力”不平等的“偏环境问题”,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增长,这意味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将有效地促使发展成果共享机会均等。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农村、低收入、女性、低养老负担、低人力资本与父亲受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论涵义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促进机会均等,有助于激发居民消费,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畅通国内循环提供内生动力。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机会不平等 居民消费 机会平等理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BJL104);; 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人文社会科学类立项课题(2021QGRW029);;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青年学者创新团队(2020RSCXSHQN04)
【所属期刊栏目】消费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