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休耕制度的价值意蕴及对我国的启示
2022-04-17分类号:X22;F323.211
【部门】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摘要】[目的]休耕制度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方法]综合运用归纳演绎法和理论分析法解析休耕制度的价值意涵,探讨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耕地休耕制度的优化路径。[结果]休耕制度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内在价值趋同,主要特征有耕地休养环境的原真性、要素耦合与结构关联的贯通性、生态系统的自然完整性、空间均衡与效益统一的整体协同性;遵循自然规律、尊重基本国情是休耕制度的实施基础,尊重代表农民利益取向的意愿及选择是构建中国休耕方案的根本前提,深度挖掘耕地多功能及休耕前后价值变化是休耕制度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结论]我国休耕制度需结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继续围绕数量配比、空间配置、路径实施等核心问题,推进实践诊断的精度深化和方案设计的尺度细化,不断强化体系建设与监管体制,夯实休耕制度的法治保障。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休耕制度 价值意蕴 耕地保护 发展启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东北粮食主产区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的农户福利变化及调控政策研究”(421012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布局调整及其适应机制重构研究——基于种植结构优化视角”(4197124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项目“东北粮食主产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空间分异与土地利用格局优化”(19YJC630037);; 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辽宁省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及提升政策研究”(2021JH4/1010006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东北黑土区土地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N2114002)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