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研究
2022-05-25分类号:F326.11;F323.213
【部门】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河北省环境变化遥感识别技术创新中心 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摘要】[目的]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方法]通过构建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GWR模型,分析1985—2018年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度时空格局及驱动力。[结果](1)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评价指数及二者综合评价指数均呈波动上升趋势;(2)时间上,两者始终处于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协调程度整体较低,没有达到高度协调;空间上,各县域基本都为高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冀中南功能拓展区高、冀西北生态涵养区低,整体处于濒临失调和基本协调之间;(3)耦合协调度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中南部高-高集聚,西北部低-低集聚;(4)耦合协调度驱动力中,农业人口占比、高程和坡度主要为负向作用,农业产值占比、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有效灌溉率及节水灌溉率主要起正向作用;高程、坡度、农业人口占比及粮食单产的影响较小,人均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率及农业产值占比的影响程度大,其中人均耕地面积影响更显著。[结论]文章表明京津冀粮食安全与农业用水安全耦合协调关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各功能区内耦合协调关系发展差距较大,未来应在考虑不同地区实际差异基础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以缓解水粮矛盾问题。
【关键词】粮食安全 农业用水安全 耦合协调 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多目标调控的河北省耕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耦合机理研究”(ZD202106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耕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影响效应研究”(HB20GL042);; 河北师范大学重点基金项目( L2019Z0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