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收入保险发展模式优化及政策创设
2022-04-15分类号:F842.66
【部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摘要】2015年我国开始农业种植收入保险试点工作,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区域监测定价模式和保险期货对接模式。两种模式在保险品种选择、保费构成、赔付机制等方面各有特色,对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防范农业风险等产生积极影响。未来,农业种植收入保险会以何种具体模式落地?具体政策走向如何?引发业内持续关注和思考。聚焦农业种植收入保险实施的核心环节“赔付机制”,并结合国内外典型做法,对我国农业种植收入保险的两种实践模式、运行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预期收入作为区域监测定价模式中赔付机制的核心要素,重点参考的是区域性市场价格,该模式做法简单易行,但易出现预期收入锁定不精准的问题;三大期货交易所牵头实施的保险期货对接模式,其目标收入以农产品期货市场产生的市场化价格为参考,市场化价格代表性强,但上市农产品期货品种有限成为该模式持续发展的难点。基于对现有两种模式关系的分析判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农业种植收入保险过渡模式的建议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种植收入保险 区域监测定价模式 保险期货对接模式 模式优化 政策创设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编号:2019MZD009);;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编号:10-IAED-03-2022)的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纵横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