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基于聚落—坡耕地—果园空间耦合的三峡库区腹地人—地—业多样性分析

2022-06-24分类号:TU982.29;F327

【作者】曾晨岑  李阳兵  夏春华  张冰  
【部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山区乡村农业景观空间耦合关系有利于解析乡村系统中人—地—业发展变化及状态,对于深刻认识山区农业体制的变化及其土地资源管理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选择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为研究区,通过建立聚落—坡耕地—果园空间耦合地理机制,以“空间数量比例—空间布局结构—空间功能结构”范式,从全局和局部景观视角剖析山区聚落—坡耕地—果园空间发展模式,以揭示研究区人—地—业多样性。[结果](1)研究区的聚落—坡耕地—果园空间耦合有6种类型:低低低—较分散型、高低高—较分散型、高低高—较集中型、高高低—较分散型、高高低—较集中型和高高高—较集中型,各类型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2)研究区聚落—坡耕地—果园空间发展模式有聚落与坡耕地分散增长型、聚落与果园分散增长型、聚落与坡耕地集中发展型、聚落与果园集中发展型和聚落、坡耕地、果园集中发展型;这些模式其分别对应着研究区的人与地较协调发展、人与业较协调发展、人与地协调发展、人与业协调发展和人、地、业协调发展关系。(3)聚落—坡耕地—果园各空间耦合类型在自然因素中受高程、地形起伏度综合影响最大,在经济社会因素中受距县城中心距离、经济密度综合影响最大。[结论]该文探讨了聚落—坡耕地—果园耦合协同发展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逻辑,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启示。
【关键词】农业景观  空间耦合地理机制  空间耦合类型  空间发展模式  人—地—业多样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乡村振兴背景下岩溶山地坡耕地利用转型时空过程与机制”(42061035);; 重庆市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专项“三峡库区水土要素时空耦合效应与人地系统优化调控”(cstc2017jcyjBX0024)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