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综述与展望
2022-06-29分类号:F321.1
【部门】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促进农村宅基地流转收益合理分配,对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助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系统梳理近15年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的研究热点以及发展脉络,展望未来研究重点方向。[方法]基于CiteSpace5.8.R2的文献计量法。[结果](1)近15年来,农村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的研究呈现由单一维度分配路径研究,向探讨收益形成机理、分配主体、分配比例、分配模式等多维度研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也由单一定性分析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转变。(2)从收益形成机理看,宅基地流转收益增值的本质是地租的增加;直接性投资、外部辐射以及土地用途变化等因素都均会引发宅基地价值增值。从收益分配主体看,地方政府是否应参与分配存在一定争议。从分配比例看,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比例应与各利益主体承担的风险相对应;由于农民在流转过程承担风险更高,因而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可适当向农民倾斜。从收益模式看,总体可将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模式总结为“宅基地出租模式”“宅基地入股模式”和“‘指标’交易模式”3类。[结论]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新形势下,未来研究应更加关注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和共同富裕关系,“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的建立和监督机制完善等方面问题。
【关键词】宅基地流转 收益分配 研究综述 研究展望 CiteSpace5.8.R2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三权分置改革中宅基地使用权经营性收转增值收益分配研究”(20BJY120)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