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经贸摩擦中的农产品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
2022-05-15分类号:F323.7;F752.61;F326.11;F757.12
【部门】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充足稳定的农产品进口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GTAP模型对2018—2019年间中美贸易争端以及2020年中美签署并履行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对中国农产品进口和粮食安全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争端期间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加征高水平进口关税虽然大幅减少了从美国的农产品进口,但由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其对中国农产品进口总体影响相对有限。不同农产品品种上贸易转移的弥补作用存在差异,肉类、稻米和小麦弥补作用偏弱。(2)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签订则有利于增加自美农产品的进口,但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部分农产品如南美的油籽、东盟的玉米等谷物等进口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对我国平衡长期且良性的贸易伙伴关系,维护今后的农产品进口稳定性和我国粮食安全形成相应压力。(3)需要注意的是,在特定农产品如油籽的进口上,有限的贸易伙伴选择和单一的“钟摆式”替代效应会给我国以农产品作为中美经贸摩擦谈判筹码的选项带来一定的制约。
【关键词】中美经贸争端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 农产品进口 贸易转移 粮食安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健全对外开放下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20ZDA1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粮食供需格局演变与开放条件下的粮食安全政策研究”(7193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膳食引导、饮食结构调整与中国食物消费需求”(71773051);; 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2021年度智库研究课题“双循环新格局下加快推进我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对策与思路”(K0202100657)
【所属期刊栏目】国际贸易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