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棘黄姑鱼源致病发光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2022-05-23分类号:S943
【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广西北海市海城区海洋局
【摘要】【目的】分离鉴定双棘黄姑鱼(Protonibea diacanthus)源致病发光杆菌,为查明引起双棘黄姑鱼出现大批量死亡的病因及科学指导防控该病的规范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网箱养殖发病双棘黄姑鱼肾脏中分离到的菌株(编号20210120)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是否为双棘黄姑鱼致病菌;并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多基因(gapA、topA、mreB、ftsZ、gyrB和16S rRNA)序列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菌株与托鲁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toruni)16S rRNA序列在系统发育进化树上聚类为一支,其序列相似性达99.93%,与5个管家基因(gyrB、gapA、topA、ftsZ和mreB)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50%、99.86%、100.00%、99.83%和99.44%,因此确定菌株20210120为托鲁尼发光杆菌。人工感染双棘黄姑鱼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病症,且再次从其肾脏中分离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20210120对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敏感。结合农业农村部《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文件中批准使用的药物目录,建议选用恩诺沙星对双棘黄姑鱼托鲁尼发光杆菌进行防治。【结论】托鲁尼发光杆菌是引起广西北海双棘黄姑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实际生产中可考虑将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链霉素和庆大霉素7种药物(尤其是恩诺沙星)作为托鲁尼发光杆菌引起双棘黄姑鱼相关疾病的防治用药。
【关键词】双棘黄姑鱼 托鲁尼发光杆菌 分离鉴定 16S rRNA 药敏试验
【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桂科AA17204094-1);;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1220017);;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特色淡水鱼创新团队病害防控岗位功能专家项目(nycytxgxcxtd-2021-08);; 广西水产遗传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项目(2020-A-03-01)
【所属期刊栏目】西南农业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