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区域内旅游线路模式及客流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06分类号:F592.7
【部门】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摘要】基于大样本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深入揭示游客在目的地区域内迁移模式与扩散的空间特征。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研究游客在省域尺度的区域内聚和扩散,对多节点线路距离和游客移动步长分布特征进行了刻画,使用最优标度回归模型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各景区接待不同移动模式游客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外来游客在江苏省内的多节点模式空间距离呈现指数型分布规律,相应距离模式上的游客量呈现幂指数分布,游客在高等级景区间转移的移动步长呈现指数分布;(2)省域客流内聚于南京、苏州、扬州与无锡的三角地带,“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性使得客流在苏中地区较为活跃;(3)景区等级、创建年限、所在城市和距离市中心距离等因素对游客的不同移动模式选择有普遍的显著影响,在重要性程度上差异明显。多节点模式游客偏好高价门票型景区,受景区区位便利性影响更强,而单节点模式受景区面积和季节性影响较大,高等级景区和高满意度会促使游客继续游览下一节点。文章在大数据支持下总结了游客移动规律特征,对比不同模式客流偏好的多因素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入大尺度目的地区域内部以景区为节点的游客空间行为研究,也为在实践中具体评价游线质量,优化景区间交通体系,并促进目的地全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应用方法参考。
【关键词】目的地区域 旅游线路 游客偏好 数字足迹 最优标度回归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空间交互网络视角下旅游目的地区域韧性的时空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4200114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旅游空间交互网络尺度嵌套与形成机制研究”(20YJC790080)共同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旅游学刊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