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货币制度、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从“数字钱包”到“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2022-06-15分类号:F822;F49;F832.3
【部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摘要】随着比特币和天秤币的出现,主权国家发行数字法币已经成为顺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数字人民币的研究与应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法律属性上看,在虚拟货币受到严格管制的背景下,数字人民币可能成为我国境内唯一具有法偿性的数字货币。从功能上看,数字人民币在运营架构、账户结构和使用范围等多维设计上提升其普惠性、高效性、便捷性。同时,“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与构建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网络的探索性项目,有望解决传统跨境支付和结算的痛点,为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搭建有利平台。但是,在“一超多元”的国际货币格局下,数字人民币及其跨境支付体系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取决于人民币可兑换性、资本管制程度、资本市场开放度等根本因素。只有继续开放贸易和金融市场、提升人民币国际信用、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金融科技的加持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使数字人民币在未来CBDC的国际竞争中占有综合优势。
【关键词】信用货币 数字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 资本管制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
【基金】2021年度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美国全球单边经济制裁中涉华制裁案例分析与对策研究”(编号:21&ZD2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经济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