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功能视角下京津冀城镇圈类型划分与变化特征
2022-04-26分类号:TU984.115
【部门】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在测度其三生功能的生态位适宜度和空间引力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法,开展三生功能视角下的京津冀城市群凝聚子群划分,并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式识别了三生功能视角下的京津冀城镇圈格局及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三生功能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生态位适宜度的空间分异明显,且内部子群结构已开始突破行政边界的限制,跨区域的深度功能联系和多层次圈层结构已初步建立。(2)在京津冀城市群中,“京津双核”在生产、生活功能方面的引领地位仍然稳固,但首都周边承接首都生产、生活功能的多个城镇圈已经形成,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政策效果正在显现。(3)生态型城镇圈的形成与生态功能适宜性等级并无明显关联,而是在生产型和生活型城镇圈周边由生态型核心城镇组合成团,构建起生态保护的重要屏障。(4)京津冀城市群共形成14个三生功能综合型城镇圈,并演化出核心城镇明确且稳定的综合型城镇圈和多核心城镇协作共生的综合型城镇圈两种典型类型,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冀城镇圈格局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 生态位适宜度 城镇圈 凝聚子群 京津冀 圈层结构
【基金】天津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TCX2018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24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8YJCZH238);;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项目(19ZLZXZF00010)
【所属期刊栏目】经济地理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