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行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2-04-15分类号:G641
【部门】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教育,核心是建立以认同为内核的共同体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除依靠系统的知识传授外,更需注重主体的体验生成、情感触发和行动支持。主体间性理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供了注重师生互动、重视主体间交往及彰显共生指向的独特行动逻辑。依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生成—情感培育—行为塑造的逻辑进路,学校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要强化理解与共悟为中心的知识生成;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教育中要着力提升主体间交往的“量”与“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教育中努力实现他者、社会、国家的一体化连接,以此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由知到行、情理交融的一体化实践路径。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高校 主体间性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学视域下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1BMZ058)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