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人”与“符号人”对儿童形塑的教育价值与启示
2022-04-15分类号:G612
【部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院
【摘要】儿童教育异化的本质为人的异化。教育异化现象难以直接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而得到根本改善,需要回到人的本质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游戏的人》和《人论》作为“游戏”和“文化”领域两部著名的人性论著作,对儿童形塑的应然状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启示。在“人是游戏者”的本质论视域下,游戏作为文化之母赋予儿童教育以游戏的精神基质,人的游戏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新秩序,人的游戏本体指明了儿童教育的终极目标。透过“人是符号的动物”之人性观可知,人的符号本质定性儿童教育以文化人的本质,人的符号功能打开了儿童教育的内容世界,人的符号劳作实现儿童教育的人性完善。两种人性论启示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应发挥儿童个体层面的游戏性与符号性;注重社会层面的共同规则与文化传承;通过对话实现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以最终实现儿童作为人的心灵自由。
【关键词】游戏人 符号人 游戏育人 文化育人 幼儿教育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乡村幼儿教师质量提升的精准服务体系建构研究”(2021NDYB113);;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学前专业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2021C043)的阶段性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民族教育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