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对小叶杨复垦区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
2022-05-23分类号:S714
【部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微生物菌剂及配施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明确小叶杨与不同菌剂联合复垦技术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为“植物+微生物菌剂”联合复垦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丛枝菌根真菌(AMF)、哈茨木霉菌(TH)和胶质芽孢杆菌(BM)作为修复菌剂,并以小叶杨为复垦植被,设置单施、混施处理进行土壤复垦。通过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来明确菌剂配施技术对该类型区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分别在BM单施与AMF单施处理组最高;pH值和电导率均以AMF+BM混施组最高;土壤酶活性与菌剂种类和配施方式密切相关,各菌剂处理组的酶活性得到了显著提高,AMF+BM处理的土壤酶综合指数最高,为0.84。菌剂配施促进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恢复,其中,AMF+BM处理的效果最佳,酶恢复指数为238.89%,养分恢复指数为178.15%。冗余分析显示,AMF+BM处理改善了土壤p H值、全P、过氧化氢酶、脲酶和土壤呼吸等指标。[结论]AMF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配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风蚀水蚀交错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酶活性;其中,AMF+BM处理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小叶杨 微生物菌剂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恢复指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672247);; 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计划支持项目(XLYC180715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双一流学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LNTU20TD-21)
【所属期刊栏目】林业科学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