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场景中的社会存在感研究
2022-06-08分类号:G434;G642
【部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摘要】新冠疫情大幅推进了高校利用线上教学方式创造灵活教学环境的进程,但也放大了学生在物理区隔下产生的疏离感。增强社会存在感可以有效减少学生在接受线上教学过程中的负面体验,促进有效交互,提升在线学习效果。根据近期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特点,社会存在感测量模型可以基于相互尊重性、情感联结性、交流开放性和共同体意识4个维度,使用高阶潜变量的统计形式进行讨论。该社会存在感模型具有简明和全面的优点,能够体现社会存在感在高校大规模线上教学环境下“以相互尊重为表现的存在感知”“指向具体他人的认知与情感收获”“在受限条件下追求开放式的交流”“意向建模对象由个体拓展为班集体”的独特逻辑。社会存在感在平台易用性对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完全的中介效应,在社交线索对于课堂互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些中介效应的存在可以为社会存在感理论嵌入现有课堂话语体系提供前后抓手。
【关键词】社会存在感 线上教学 高等教育 测量模型 中介效应 面对面教学 新冠疫情 在线教学平台 教学交互 课堂互动
【基金】2019年度广州市政府公开招标项目“教育局市电大广州学习型社会建设(远程教育部分)应用及建设——学习型社会研究”(编号:0877-19GZTP01H048-1);;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公平视域下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保障服务体系研究”(编号:[2019]-JKGHZDZB-15);; 202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大学生为何甘当‘打工人’?——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大学生工作伦理现状探析”(编号:2020GXSZ0025)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远程教育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