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制度对农户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影响
2022-05-24分类号:F323.6;C912.6
【部门】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
【摘要】基于黑龙江省调研微观截面数据,在制度保障功能层面,运用PSM方法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对农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保障功能可以在居住需求、养老需求、社会资本及经济资本积累的需求方面提升农民的主观获得感;对“社会公平感知需求”及“未来生活预期需求”因素的影响为负,降低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农民自主返乡需求”因素有正向影响,提升了农民的主观安全感;但对“农民风险分担需求”因素的影响为负,降低了农民的主观安全感。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内涵与功能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拓展与提升。制度改革要让农村宅基地从弱化的保障功能中“脱嵌”,实现向财产性功能的让渡,同时要注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尝试开放使用权货币化的方式,提升宅基地的资产价值,通过改革助力农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制度 主观获得感 主观幸福感 主观安全感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9JYB032)
【所属期刊栏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