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作用机理与实证检验
2022-06-01分类号:F127;X321
【部门】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2005—2018年长三角区域41市的经验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与空间分析工具检验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直接效果、空间效应和经济复合效果。检验结论有:(1)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直接效果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和问题导向特点,区域内环境排放逐渐趋同;(2)长三角区域环境排放空间关联较强,存在两极分化的空间集聚特征,“双低”区域分布在城市群外围,“双高”区域则集中于核心区域;(3)各城市环境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所处的阶段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结论表明,长三角区域环境协同治理需要长效动态机制的顶层设计,并应兼顾区际差异和空间异质性,以实现区域环境与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而处于控制组的全国其他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关键词】区域环境 协同治理 合成控制法 空间效应
【基金】2021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安徽与沪苏浙新兴产业联动协同发展及其机制研究”(2021CX036);; 2020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专项课题“长三角‘一地六县’集中合作区绿色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AHSKXZX2020D11);; 2019安徽大学文科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030314002/008)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