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牡蛎与海豆芽外套膜细胞超微结构的比较观察
2022-05-20分类号:S917.4
【部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以软体动物中贝壳成分为碳酸钙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和腕足动物中贝壳成分为磷酸钙的鸭嘴海豆芽(Lingula anatina)为研究对象,借助组织学和透射电镜方法,分别对两个物种外套膜边缘区域和中央区域的细胞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长牡蛎和鸭嘴海豆芽外套膜中的细胞类型均包含柱状表皮细胞、电子稠密粒细胞和电子透明粒细胞,但是两个物种的柱状表皮细胞类型以及分泌细胞的内含物各不相同。长牡蛎柱状表皮细胞包括三类,主要分布在外套膜边缘区域的A型、主要分布在外套膜中央区域的B型以及很少存在的C型,细胞大小为7 ~15μm。海豆芽柱状表皮细胞则分为A’型,B’型和C’型,细胞大小为10 ~15μm。两个物种的分泌细胞都包含电子稠密粒细胞和电子透明粒细胞,海豆芽还包括一类含有板层小体的特殊分泌细胞。上述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两者贝壳组成成分的差异,从而为研究腕足动物和软体动物贝壳的形成机制和矿化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长牡蛎 海豆芽 外套膜 细胞超微结构 透射电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6088);; 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先导科技专项(XDB42000000);;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重点部署项目(COMS2019R01)
【所属期刊栏目】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