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及其时变差异性
2022-04-28分类号:F822.0
【部门】牡丹江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摘要】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贷款结构,实现“精准滴灌”,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评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的传导效果及其动态演进和时变差异性,基于融资视角,利用时变参数混频向量自回归(TVPMF-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贷款总额、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增长,且对贷款总额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信贷的促进作用,其传导效应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成熟而有所增强。不过,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效应并不充分,还需要考核制度及其他政策的配合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问题,应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考核+结构性改革”三轮驱动、长短期结合的政策框架下,更加精准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根据政策需要动态调整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权重,加强信贷担保和风险评估等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体系与信用体系结构性改革,从根源上提升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能力。
【关键词】结构性货币政策 贷款总额 小微企业贷款 涉农贷款 时变差异性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研究”(1355MSYYB003);; 牡丹江师范学院青年学术骨干项目“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GG2017002);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新时期地方高师院校文科专业建设与改革研究——以牡丹江师范学院新文科建设为例”(21-XJ21059)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流通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