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时变性研究

2022-04-25分类号:F822.0;F832.4

【作者】董凯  王国林  吕礼涵  杜修立  
【部门】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南京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实践、金融市场形态及银行业结构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围绕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特征、有效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愈发普遍。目前,探讨新时期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特征的相关成果仍需进一步拓展和丰富,这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和货币政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TVP—SV—VAR模型,并结合2002年至2019年相关数据探究了新时期间接调控机制下中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冲击能够显著影响银行的存款量、贷款量以及最终产出和通货膨胀,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有效,银行间7天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是有效的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工具,现阶段的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依旧畅通。本文提出适时转变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重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效果、加强金融监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银行信贷渠道  信贷市场  时变性  TVP—SV—VAR模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金融风险演化与‘稳金融’宏观调控研究”(20FJB042);;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投资者注意力分配视角下政府干预影响股票市场的动态机制与策略优化研究”(2019SJZDA06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投资者有限注意力约束下的政策投机与股市动态研究”(19EYA001)和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居民杠杆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21EYC003)资助
【所属期刊栏目】新金融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