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我国行踪轨迹信息保护范围认定困境与出路*

2022-04-13分类号:D922.16

【作者】文进宝  肖冬梅  
【部门】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摘要】行踪轨迹信息是十分重要的敏感个人信息,科学界定其范围能为其司法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考察我国现行制度,《个人信息保护法》未界定“行踪轨迹信息”,《网络安全标准实践指南——网络数据分类分级指引》《汽车采集数据处理安全指南》虽分别对“行踪轨迹”“位置轨迹”进行界定,但适用范围和对象受限,使得司法机关在行踪轨迹信息保护范围认定、义务主体进行合规时面临困境。考察欧盟、英国、美国和韩国立法例发现,“定义+列举+排除”的界定方式,以及“时间”“物理位置”“技术手段”“直接识别”四要素对我国界定行踪轨迹信息具有可鉴性。建议我国尽快出台有关“行踪轨迹信息”的司法解释,以“四要素”为核心界定行踪轨迹信息,以技术手段为分类依据进行列举,排除需结合其他信息才能识别个人位置的信息。
【关键词】行踪轨迹信息保护  范围  困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个人数据保护影响评估制度研究”(编号:21BTQ062)研究成果
【所属期刊栏目】图书馆论坛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