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鄱阳湖湿地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2022-04-15分类号:S153.6

【作者】王经波  郑利林  郭宇菲  蔡永久  王晓龙  
【部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摘要】湿地土壤有机碳是联系湿地系统内外部物质循环的重要纽带,在湿地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鄱阳湖作为长江中下游大型通江湖泊,其湿地系统内部的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转换,对于区域甚至全球的碳格局和碳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调查与样品采集分析,探讨了鄱阳湖土壤有机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性状、植被以及高程等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1)鄱阳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为4.38%。在主湖区中部偏北以及南部湖湾区含量较高,在北部入江通道含量最低;河口冲积洲滩和碟形湖的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河道;(2)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总氮、总磷、含水率、高程和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整体上解释了鄱阳湖湿地土壤有机碳35.28%的变化(整体R~2=0.35)。局部R~2值东南高,西北低,并且碟形湖和洲滩的局部R~2值明显高于河道(p<0.01);(3)不同因子对于有机碳的影响的强弱程度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特征。总氮和有机碳之间的联系在西部湖区较强,在河道以及洲滩上较强;总磷在湖区东南部和西北部均较强,在洲滩和碟形湖中影响力较强;含水率对于有机碳的影响在全湖尺度上差异较小;NDVI的影响在东部和南部较强,在洲滩和碟形湖较强;海拔在湖区东南部的影响较强,在洲滩和碟形湖中较强。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鄱阳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47,32071572);;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0316);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3040203)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