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地区工业热源区位识别与空间演变
2022-05-15分类号:X87;X22;F425
【部门】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摘要】快速准确地识别工业企业热源空间分布与演变,有助于揭示产业地理区位和污染源变化规律,对产业布局调整、绿色发展和环境污染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2~2020年NPP-VIIRS卫星热异常点数据,利用改进的固定阈值法识别提取热异常点,研究了江苏沿江地区的工业热源热异常点区位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主要结论:(1)2012~2020年江苏沿江地区工业热源热异常点数整体呈现先降低后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2020年急剧下降明显,整体呈现“南密北疏”的分布格局;(2)工业热源热异常点辐射强度(FRP)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其中南京、常州、苏州辐射强度值较高,与地区工业企业产值总量及变化趋势吻合;(3)工业热异常点高密度核主要集中分布于长江沿岸一带,数量和点位相对稳定,高密度区域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的趋势显著。研究旨在为长江大保护战略下沿江工业企业空间布局优化和环境监管提供新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热异常遥感 工业热源 企业区位 空间演变 江苏沿江地区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156,42071164)
【所属期刊栏目】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