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研究——以社交网络新浪微博为例
2022-05-18分类号:G206
【部门】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郑州市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摘要】[目的/意义]探讨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平台完善隐私政策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构建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隐私无助导致情绪型隐私无助,进而形成动机缺失型隐私无助,构成隐私无助逻辑链条中三种形态;产生要素方面,隐私行为的感知成本和隐私不作为的感知收益直接导致隐私无助,先前经历通过感知脆弱性间接导致隐私无助,自我掌控能力阻碍隐私无助的形成。
【关键词】隐私无助 社交网络 新浪微博 形成机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政府数据的隐私风险计量与保护机制创新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1&ZD338
【所属期刊栏目】情报理论与实践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