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报酬递增还是技术创新主导?——基于贵州省旅游效率的实证研究
2022-06-01分类号:F592.7
【部门】贵州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以贵州省的旅游业发展为例,运用DEA模型测算省域、市域两个层面的旅游效率,研判贵州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程度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1)贵州省旅游效率在2012—2018年间持续增长,黔西南、毕节、铜仁等地区处于旅游效率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是影响贵州省旅游总体效率的关键地区。(2)贵州省内不同地区的旅游效率具有区域异质性,技术差距是区域分异的主要原因,贵阳、安顺、黔南等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已步入技术创新阶段,推动原始技术研发和技术进步尤为重要。(3)“十四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应采用分类施策、区域协同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引导各地区根据自身短板进行自我优化,引导社会资金向规模报酬收益较高的地区投放;另一方面要建立全域旅游合作网络,强化对后发地区的带动作用,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和区域协同发展。
【关键词】旅游效率 规模报酬 技术创新 贵州省
【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长三角区域生态环境协同管理与综合治理示范”(XDA230201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碳排放的中国省域旅游生态效率的波动性、收敛性及影响机制”(41801129)
【所属期刊栏目】生态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