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贸易网络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解析
2022-05-28分类号:F316.11;F746
【部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摘要】论文基于全球238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研究1988—2018年全球粮食贸易网络的空间格局演变,并引入零膨胀负二项回归构建粮食贸易的引力模型以解析其影响因素,以期揭示全球粮食贸易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全球粮食贸易规模在波动中呈快速上升态势,贸易增速年际波动较大;贸易商品结构不断多元化,但仍以小麦、玉米和大麦为主。(2)全球粮食贸易网络密度不断增强,局部核心节点存在极化现象,但整体贸易网络多元化趋势不断增强。在国家尺度,粮食贸易网络结构由“东西轴线”转向“多点放射”,逐渐从极化转向多元;其中,粮食出口网络核心节点不断增加,但区域粮食出口网络仍受几个核心国家主导;进口网络的集中特征逐渐弱化且更加均衡。(3)土地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粮食贸易的核心驱动因素,价格差异水平、语言邻近性、空间物理距离、社会治理水平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全球粮食贸易有一定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较小。该研究能丰富贸易地理相关研究,提升对全球粮食贸易的科学认知,并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提供支撑。
【关键词】全球粮食贸易 网络演化 引力模型 零膨胀负二项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20);;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10102)~~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