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民国农地信贷与小农地权流失:理解土地兼并的一个视角

2022-04-15分类号:K258;F832.9;F329

【作者】王健  袁士超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民国时期我国农地信贷市场是一个传统与现代、民间与官方并存的市场,其对农村土地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农地信贷与地权关系角度的研究发现,民国时期的农地信贷市场高利贷盛行,农地信贷的初衷是辅助生产,但是高息效应下挤压了小农获利空间,造成了土地兼并集中的现象。“地主、商人与高利贷者”兼于一身,最终通过此方式大量攫取了小农的土地,而小农从自身角度来看,从每年偿付利息转变为每年交付租金,并没有很大差别。以农地为抵押品的传统农地信贷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农地具有金融“蓄水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农的经济困境。银行等官办农地信贷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帮助小农回购土地,降低小农租佃比例,扶持农业生产经营,但由于民国时期通货膨胀等因素,其实际作用有限。
【关键词】民国  农地信贷  高利贷  银行  地权流失
【基金】
【所属期刊栏目】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