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机理——基于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
2022-04-25分类号:B844.3;F323.6;F299.2
【部门】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摘要】农民工日益成为城市流动人口的主体,关注新时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有证据表明,心理资本能够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进程,但现有研究尚未充分探讨二者之间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心理资本分为乐观、自信、希望、韧性4个维度,将城市融入细分为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3个维度,分维度研究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同时辨析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的能力即地方适应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探究心理资本对城市融入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乐观、自信、希望和韧性对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信和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不显著;(2)地方适应性的中介效应表现为:首先,在乐观、自信、韧性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希望对经济融入的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其次,在乐观、韧性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社会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最后,在乐观、韧性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部分中介作用;在自信、希望对心理融入影响中,为完全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地方适应性在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的中介效应,为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拓宽了视野,亦可为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城市健康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 城市融入 心理资本 地方适应性 中介效应 济南市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FA190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1YJC630024);;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JNSK21C13)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