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货币政策宽松度与就业
2022-04-01分类号:F832.51;F822.0;F249.2
【部门】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基于经济“脱实向虚”愈演愈烈的趋势,本文以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异质性动机驱动下的企业金融化对就业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均不同,长期投机型金融化通过减缓资本积累进而抑制就业;短期储备型金融化则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就业,且该过程的前半路径受到货币政策宽松度的正向调节。此外,本文还发现长期投机型金融化对就业的抑制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强,而短期储备型金融化对就业的促进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强。本文的研究深化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就业的关系研究,对于政府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融化 就业 资本积累 融资约束 货币政策宽松度 实体经济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工业企业生态创新行为触发、路径选择与扩散的机理研究:基于社会网络视角”(项目编号:20160206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多网络视阈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责任缺失行为的同伴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21A1515011362);; 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粤港澳大湾区多层次科技金融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动态综合评价研究”(项目编号:2019A101002094);;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基于前景理论的广州市制造业企业生态创新行为的驱动与扩散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GZGJ12)
【所属期刊栏目】工业技术经济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