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1980—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变化的时空格局

2022-04-25分类号:F326.11

【作者】张强  张戈丽  朱道林  邸媛媛  杨彤  刘若琪  董金玮  
【部门】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摘要】水稻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水稻生产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其生产变化完整过程的时空格局尚不清楚,特别是对于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待提高。本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中国1980—2018年水稻生产的时空变化,剖析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总产量的贡献。研究表明:(1)1980年以来水稻总产量年际变化呈现3个阶段:波动上升时期(1980—1997年),除广东省显著下降外,大部分省份显著增加;显著下降时期(1998—2003年),南方地区下降较快;快速上升时期(2004—2018年),东北和长江中下游省份显著增加,东南沿海三省(浙江、福建和广东)和四川盆地显著下降。(2)近40年中国水稻总产量显著增加,由13.99×103万t增加至21.21×103万t,增加了51.61%,空间上呈现“南北齐增”格局;单产与总产量变化相似,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增加;播种面积则不同,呈现出“北增南减”的态势。(3)全国水稻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单产贡献为主(64.29%),播种面积贡献为辅(28.57%),1998年以来水稻总产量逐渐由单产主导转为播种面积主导,随着单产可能或者已达到增长瓶颈,政策调控对于稳定和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尤为重要。本文结果可为政府部门粮食安全政策的制定、宏观农业规划和结构调整提供科学支持。
【关键词】水稻  时空格局  总产量  播种面积  单产  贡献率  中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115;8196112800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9JZD013)
【所属期刊栏目】资源科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