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及社会解组的调节作用——兼论街道眼理论与防卫空间理论的适用性

2022-06-28分类号:D924.3

【作者】张延吉  林钦熙  朱春武  茅明睿  姜冬睿  
【部门】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得州农工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为揭示街道眼与防卫空间理论的分歧源头和适用条件,论文以北京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整合法律文书、定位服务、街景图像、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将犯罪机会与社会生态理论置于同一分析框架,探讨了可渗透性环境对盗窃犯罪分布的影响以及社会解组因素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密度、功能混合度、路网密度、沿街通透性等可渗透性特征与盗窃密度整体呈现正向关联。建成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社会生态分异而变化,随着居住不稳定性、途经人员流动性、就业人员流动性、人口异质性、社会经济弱势地位等社会解组程度的加深,可渗透性环境的犯罪引致作用将不断放大,防卫空间理论更具适用性。而在社会结构稳定的社区中,街道眼能够发挥自然监控作用,街道眼理论的解释力更强,现实生活中该类社区仍属少数,盲目采用新城市主义设计方法恐会加剧安全风险。
【关键词】街道眼  防卫空间  社会解组  法律文书  犯罪地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CSH006)~~
【所属期刊栏目】地理科学进展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