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型城市生态安全关键性空间识别与管控研究——以岳阳市为例
2022-05-26分类号:X321
【部门】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岳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摘要】以长江流域岳阳市为实证研究对象,梳理分析了流域型城市生态特性。首先对当前自然生态空间概念进行扩展,从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三个维度构建起岳阳市生态安全指标数据库与评价模型;其次利用 ENVI 和 GIS 工具进行了空间提取与叠加功能工作,对岳阳市生态安全进行多维度集成分析和关键性空间识别;最后对分类识别结果进行二次修正,并基于最终判定提出空间管控机制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岳阳市核心型生态空间面积为 3932.03km~2,占比 26.18%;经营生产型生态空间面积为3546.03km~2,占比 23.61%;非关键性空间面积为 443.07km~2,用地占比 2.95%;缓冲型生态空间面积为 7098.07km~2,占比 47.26%。(2)根据空间的分类分级提出了空间管控的弹性机制、准入机制和反馈机制措施。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岳阳市及同类流域型城市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流域型城市 生态安全 关键性空间 分类识别 空间管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镇化进程中洞庭湖流域水网空间的时空演变与协同治理”(721742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雨洪管理协同的效能评估与实现机理研究”(5160853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修复与水文过程耦合模拟与量化的湘江流域滨水空间整体结构优化及适宜性设计研究”(2018JJ366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优化的长株潭绿地资源跨域联动治理研究”(19YBA347)
【所属期刊栏目】城市发展研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