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减量化逻辑:一个分析框架
2022-04-23分类号:F323
【部门】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本文旨在阐明农业减量化从技术逻辑、行为逻辑向交易逻辑转换的内在机理。农户是农业减量化的核心主体,其减量意愿及潜在技术需求具有重要的行为发生学意义。已有研究通常将农户视为同质化主体,未能厘清农户需求偏好影响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内在机理。本文以化肥减量为例,通过构建“农户分化—要素匹配—技术策略”的分析线索,揭示不同农户减量的目标偏好及其行为差异。分析表明,农户减量具有差异性,并与其要素禀赋特性和要素匹配度紧密关联。其中,生存型农户偏好以家庭生态圈内部要素替代外部要素来弱化毒性成分以保护土壤;生活型农户偏好以节省劳动力的施肥措施改进来降低肥料损耗;生产型农户偏好以改善化肥养分元素配比来增加作物吸收率;功能型农户则偏好通过危害度更低的外部要素替代来弱化毒性成分。此外,新型经营主体和服务供应商偏好以施用工具的改进来降低化肥损耗。本文进一步强调,通过鼓励小农户的连片种植,能够突破其要素禀赋局限,诱导农业减量服务的社会化与专业化,进而促进农业减量的市场化。
【关键词】化肥减量 要素匹配 连片种植 减量市场化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时空规律、形成机理与减量策略:长江经济带水稻种植化肥施用的空间经济学研究”(编号:420711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粮食作物种植化肥施用的减量策略:基于农地与服务规模经营的考察”(编号:2662020JGPYG11)
【所属期刊栏目】农业经济问题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