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民宿对乡村空间的叠写与地方再生产——以成都明月村为例
2022-06-10分类号:F592.7;F327;F719.2
【部门】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摘要】民宿实践与乡村发展有着显著的交互关系,已成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以空间表征和非表征为视角,借助Rost CM6语义分析软件进行网络文本数据处理,深入探讨民宿对乡村空间的地方再生产问题。以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为典型案例,基于民宿改造引发的新旧空间转变分析,研究地方空间的创新发展。结果发现:(1)民宿实践对地方具有重要的表征与非表征建构作用,且经由景观功能的差异化塑造和具身体验实践路径实现对地方空间的表征与非表征,塑造了新的地方空间形象;(2)民宿空间表征与非表征过程中实现了对地方空间意义的叠写与再生产,实现了地方空间的创新发展;(3)媒介宣传与地方的互动构建过程通过协商得以固化。
【关键词】民宿 空间表征 空间叠写 地方性生产 明月村 成都市
【基金】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SC20KP014);; 成都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YJ2021-YB024)
【所属期刊栏目】地域研究与开发
文献传递